最近,泡泡玛特这家企业火了。
企业创始人王宁,是一位90后,1500亿身家晋升“河南新首富”...
全网都在讨论,这家企业火出圈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这里面藏着一个正在悄悄改变商业逻辑的密码:情绪价值。
功能可以被复制,价格可以被打压,连IP也能被模仿,唯独“情绪”难以替代。
谁能提供情绪价值,谁就能赢得生意。
泡泡玛特,正是把这件事玩到了极致。
客户的情绪管理好了,企业就有发展,如果企业的人才情绪管理好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呢?
某一次我听一位老板说到:
“给员工情绪价值,就是给公司省钱”。
他发现,当一家企业从老板开始做起,真正关心员工,给到员工切实需要的关怀和爱。
员工对公司就更有忠诚感,员工流失率大大下降,敬业度上升。
并且员工会更体谅公司,帮助公司渡过难关,走向成功。
1、什么是员工需要的“情绪价值”?
这里的“情绪价值”,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心理给养”。
即当你的心理上获得充分给养的时候,你的心情更愉悦,心态会更积极。
当员工以这样的状态面对工作的时候,能拿到更好的工作结果。
这种“给养”是什么呢?
可以是你的上级对你的肯定、鼓励、认可、关爱,也可以是你所在的团队愉悦、融洽、互帮互助的氛围。
还可以是组织设立的一些人文关怀、情绪或心理健康的帮助措施。
甚至从员工个体延展到员工家庭,深度、长期陪伴员工成长与发展。
这种方式,能够不断给员工充分的心理能量和精神支持,由此帮助员工生发出工作的内驱力和对组织的归属感。
我们可以看看那些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的企业,他们是怎么做的?
谷歌的"20%时间":允许员工用20%工作时间做自主项目(如Gmail诞生于此),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创造欲。
这其实就是一种情绪激励,让员工在工作中有更大的自主权。
微软的“成长型思维”:纳德拉上任后废除「员工排名」制度,用「One Microsoft」口号消除内部恶性竞争,回归于人本身。
即人不是被排名的机器,而是可以不断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个体。
转型后员工满意度从37%升至95%,这其实是一种对员工情绪的关注和重视。
字节跳动的"同理心日历":字节通过HR系统自动提示员工关键情绪节点,如大的项目冲刺后要及时安排员工调休,以及「EAP+」计划:除常规心理咨询外,提供家庭关系辅导(如婆媳矛盾调解)。
通过及机制来帮助员工调整状态,并处理好家庭矛盾,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
星巴克的情绪?;稍?/strong>:星巴克在疫情期间推出「Mental Health First Aid」培训,店长需掌握抑郁症状识别,及时对员工进行心理安抚及基本心理问题的处理。
这一措施实施以后,美国门店员工保留率超行业均值30%。
海底捞的"家文化"落地:宿舍配备阿姨(洗衣做饭)、店长给员工父母发养老金,从关爱员工家人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依赖。同时还专门设立「吐槽大会」制度,员工可匿名批评管理层。
海底捞的员工离职率不足10%,这在餐饮行业员工流失率均值30%是非常难得的。
玫琳凯的“粉红色情绪符号”:针对女性员工群体,玫琳凯用粉色轿车、鲜花等视觉元素塑造愉悦感,能够让女性员工感官与心理上都能获得双重的足够大的给养。
3、“情绪价值”在人才管理中的应用
而对于HR日常的员工管理,从选育用留退的角度,仍然可以用一些情绪管理的措施来给员工“心理给养”。
给到员工需要的情绪价值,从而提升员工的稳定性、忠诚度和敬业度。
这里,分别从三个方面举例,给到HR参考:
面试环节:如何给到候选人情绪价值,提升人才吸引?
一次我面试一位应聘短视频拍摄的岗位人选。
这个岗位不仅需要专业技能,也需要候选人活跃、创新的思维。
无疑他就是我们想要的人选,那次面试并不像是面试,更多是围绕技术的切磋,对职业以及兴趣爱好的交流。
他说其实有好几家企业给他发了offer,但他认为我们作为面试官更有趣,更关心他的才华和感受,所以他选择了我们。
因此,HR需要重新认识面试官这个角色,除了评估能力,更应关注候选人内在的情感需求,走的更近,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
入职体验环节:如何给到新人情绪价值,提升人才保留和发展?
一位领导力专家分享过,她作为应届毕业生,面试一家企业,现场确定了offer。
双方谈好的时间是周四,本来她希望是周一报道,但企业问她能不能周五去上班,毕竟是企业的要求,于是她就答应了。
没想到,公司这么安排是有用意的,因为周五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
上班第一天,就被新东家以这种方式来欢迎,这个事情成为她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公司这个举动让她非常窝心也非常触动。
让她在入职第一天就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干,不辜负公司和领导的用心”。
她在那家企业工作了很多年,在任期间也做出了傲人的成绩。
绩效面谈环节:如何改变员工状态,提升员工绩效?
阿里前组织发展专家,创业酵母创始人张丽俊老师曾提过,她在阿里刚带销售团队的时候,因没有带领团队达成好的业绩,团队所有人联名上书让公司罢免她的职务。
当时她心情非常低落,并开始自我怀疑,甚至都想过上级一定会找她质问。
但没想到她的上级和她做绩效沟通的时候,并非只是谈业绩,而是和她去深入沟通、谈心,不仅缓解了她当时焦虑的情绪,还帮助她找到了问题症结,并给予她改进的机会。
这件事情给她触动非常大,可以说是激发她后来一步步做出非常出色业绩,一步步成为更优秀管理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因此,无论是HR还是业务管理者,人性的管理,也是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员工情绪的识别、洞察、关注与有效管理在人才管理工作中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才的保留、胜任与绩效表现,回归人本身,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变的趋势,也是每位HR及管理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