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与人力资源管理(4)
怎么做到好心办好事—从阿根廷与波黑比赛再次出现乌龙球想到的
北京时间2014年6月26日06:00,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F组阿根廷与波黑之战打响了,通过本场比赛,让我想到了截止目前有好几个“乌龙球”的事,这无疑对本队士气是很大的打击,当事球员肯定不是有意,也十分郁闷,也许久久不能忘怀。为更好从本场比赛中吸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经验教训,先回顾几个鲜明画面。
画面一:主要人物(主裁判为萨尔瓦多的阿吉拉尔,主教练阿根廷萨维亚、波黑苏西奇,队长阿根廷梅西、波黑什潘里奇)。
画面二:天气(比较晴好,没有下雨),颜色(阿根廷兰白、波黑兰色)。
画面三:比赛经典(2分10秒梅西发出任意球,波黑5号克拉什里奇不慎挡入自家大门;64分,梅西在球门正前左脚盘球过人并射中;84分波黑9号左脚打门虽被守门员碰到,但仍然滑入球门。最终阿根廷2:1取胜。
本届世界杯至本场比赛为止,至少出现了三次乌龙球。回想1994年哥伦比亚一名球员乌龙后回来没有几天就被枪杀了,说明大家对乌龙球有多么大的不满。一般情况下的乌龙,虽然不至于丢掉性命,但对球员本人的打击和心理创伤是巨大的,对本队其他队友的士气影响也不少,当然,对方是最开心不过了。
不小心踢进乌龙球绝不是球员故意为之,是他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的第一反应或应急动作所致。联想到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员工出现“好心却办不了好事甚至办成了坏事”,在紧急情况下更可能出现这种结果,这与球员进乌龙球有相同的道理,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做才能避免或杜绝“好心办不了好事”,或者说“好心一定办成好事”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要注意的:
首先,明确职责,规范岗位说明书。
正如球场上有前锋、中场、后门、守门员一样,教练必须清楚告诉11位球员的各自位置和职责。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必须采明确每位员的职责,用岗位说明书确定下来,包括他的责权利等,即使变化了也要给予及时修改,并让员工熟记于心,必要时要给予检查和考试,以强化这种意识。
职责分清,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且力争做到“一事一人管”。
其次,要指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最坏的可能性。
在足球比赛中,球员受伤致残、进乌龙球等算是比较严重的意外情况了,我不太清楚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会不会加强这些特殊情况时的摸拟练习。
在员工的职责中,就需要由直接上司或者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与当事员工进行职责风险分析,并对各种工作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摸拟练习,甚至可以设置必要的风险情景。比如:员工关系就可以让一些基层员工模仿罢工、吵架打架扰乱正常工作秩序等情景,让员工关系专员、主管或人事经理来紧急处理,达到和谐解决问题、不出伤害员工损害公司利益的结果,否则为不合格。如果长期这样练习,将有助于紧急情况的正确处理,正如美国军队为什么每年要搞那么多的军事演习是一样的道理。
在招聘环节中,也可以让一名事先未通知的模仿者,故意提出较高工资、社保福利、住宿话费或其他苛刻的要求(比如:暂时不体检可否入职等),这样来考查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性和紧急处置的能力,其他模块也一样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练习。
这样的练习一是为了提高其应急意识和能力,二是从中及早发现不当处理方式和习惯并给予及时纠正和强化。
最后,加强检查监督管理可以减少乌龙事件的发生。
制度再完善、培训再频繁,也难以杜绝“乌龙事件”的出现,因为模拟的情景始终无法与具体变化着的现实情况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还是可能让当事员工“手足无措”而按照人的本能反应而做出应对动作,有可能出现处置不当的行为。
所以,我们各级管理人员就应当随时深入员工工作的一线现场,有意或无意观察员工的各种工作行为,并判断其正确合理性,如果与正确行为有区别或者意识不到位等,都应当给予及时指出来,并讲明理由,进行对比,反复加强正确行为的培训、练习、测试,在今后还要进行相应的检查监督和测试,起到督促、强化作用,促使员工形成正确的习惯。
好心办好事,前提条件是要具备“好心”,然后对办事过程进行“预想和设计”,并对各种可能的意外进行预防和采取正确措施的摸拟、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乌龙事件”的发生。
10
8
23
分享
23楼 Alice7758258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