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何1492137317:其实我觉得你们老板有点过度迷信于考核了。你的这个问题就相当于问给一个1岁半的孩子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补呢?吃人参,燕窝,冬虫夏草可能有点夸张,那么应该吃什么比较好呢?
制度总是随着企业一起成长的,不考虑企业发展的阶段一味要求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其实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
你也说了公司一共4个业务部门,每个部门都是一人一岗流水线的工作环节,区分优秀与不优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眼睛看,作为每个部分的负责人,面对个位数的下属员工,且一人一岗,谁能胜任谁不能胜任还需要通过复杂的考核吗?
当我们采用绩效考核方式来评价员工的能力时,有个前提就是通过管理者的观察已经无法判断员工的表现是否符合公司要求,具体说比如因为公司人数太多,一个部门里每个岗位都好多人,又或者说,公司里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内容都已经非常发杂且相互之间有交叉或者重叠等等。绩效考核,你可以看做是一种规范化的批处理工具,就比如我们用计算器是协助计算的,但是如果你接触的都是十以内的加减法还一定要用计算器可能就会降低效率。
另外再谈一下科学性,很多人认为采用绩效考核是出于科学化管理的考虑,认为绩效考核客观公正,用量化指标可以剔除人为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其实这是一个错觉。绩效考核能够科学化运行的前提是我们可以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指标,但问题就在于客观的考核指标非常难制定,多数公司在考核指标的制定阶段就错了,然后形成制度以后,所有人就都按照这个错误的标准进行考核,于是各种绩效考核副作用就呈现出来。
绩效考核方式并不比主管领导直接观察评价员工的方式更高级,相反绩效考核方式只是在公司已经没有条件采取主管领导直接评价以后退而求其次采用的一种标准化评估方法,既然采用了标准化,那么对于每个岗位的特殊性考量就要做出牺牲,既然是标准化的,就要照顾到考核人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尽量采用显而易见的,客观的,量化的标准去评价每一个不同的员工。
综合以上,也就是我为什么不建议初创型企业盲目开展绩效考核的原因,其实对于新企业来讲应该珍惜这一段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且可以不通过繁缛的制度管理就可以凝聚团队、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回复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