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前辈:
您好!
一入三茅便识君,妙笔胜华叹观止。一直也想借打趣名人做些轻松的文章,可惜文笔有限,了解又少,一直难以成行。今日斗胆,借机三问,如有纰漏,请付之一笑。
一问文思
借问文思何处有?只因妙心偶得之?小学语文老师教诲我说,文章要有感而发,以情动人,但我感觉现在自己写征文完全是无感而发,仗势欺人。我想请教一下您在构思文章方面的时候是如何把各种思路汇聚到一起,把各种精彩诉诸笔端的?您的文章词无挂碍,形无所拘,灵动生趣,气盈于心。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吗?
二问文风
今年以来三茅文坛一直充斥着许多反问为题的文章,不得不说,标题和内容都很吸引人,最早见于何处忘记了,只记得“为什么我不聘你”“为什么选你做HR经理”等。这段时间由于工作忙又懒得抽时间,所以显得怯于沉思,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有些透不过气来。面对许多的反问和质疑,虽然用意、内容都是好的,但是总免不了勾起一些伤心往事,有时也会怀疑自己适不适合。
专家之风,从众者广。我觉得HR专家们一定要做好文字的基本功,你们代表着公众形象,校稿方面马虎不得。当然,你们也比较忙,这个……(小蚊子接旨,认真校对,错一个字罚俸银1两?。?/span>
当然,风格方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的事,我只是建议一下传说中的正能量。
三问文心
目前我所接手的工作中,培训工作算是其中重要一项,但能享受到公司的培训的比较少,开办过几次培训班共育人近100,参培人员离职率比较高,在50%之上,这样就涉及到一个培训课件的保密问题。课件是各科老师精华汇聚而无偿作为公司的内训,流失出去的话就成了给行业对手培训。员工离职又难以控制,所以就从课件的源头着手进行控制。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旧时师傅传艺总要留一手的典故。留一手导致逐渐失传,不留一手要青出于蓝。文心如雕龙,用心才能出彩,若私心、贪欲为祸,邪念、负面纵横,何能言吾本心?老师有以教我!
以前我们都以为弥勒大肚能容天下事——啤酒喝多了,现在我们知道怀才如怀孕;
以前我们都以为坦胸露乳是花和尚的习惯——“好爽”,现在我们知道这叫“凤肚”。
此致
敬礼!
刀笔伐心
5
3
11
分享
10楼 红尘醉弥勒徐胜华
看到您的这封信,真让我觉得不好意思,我看过您的文章,觉得您的文学修养应该是强过我的.
其实,对于您的提问,也是我一直不解的地方,如今分享一下个人的观点,不到之处,敬请见谅
关于文思: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回头看,只是平淡而已,
基本上每篇文章都是用心去构思,找角度,衡量内容的可参考性,甚至每句对白都会在思考是否合理,直到自己认为合适为止,有时写成之后,甚至会从另一个解读考虑个别句子的可读性,也会运用拼凑一些句子来表达相关意思,就是让句子相对精彩.当然这可能与个人的风格有关,自己喜欢那种轻松的文字,甚至是风趣的语言.但是现在连载或是历史文章在这个方面减少了,个人还是不习惯.这与个人平时的阅读习惯与写作风格有关系的.
关于文风:
个人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当初对于这个标题做了很多修改与选择,最终定位成这标题,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在思考这个连载的内容与目的,希望能通过一些真实的故事来阐述一些道理,既是职场探索的过程,又是职场反思的过程.至于说是伤心往事,哈哈,个人认为只有敢于把自己往根子上剖析,类似刨根问底一样,才能看清自己,反思自己,最终战胜自己心中的心摩吧.在写连载前,个人可能对于排版或是错别字真的没有考虑,这是个人忽视了,这真心要对读者说对不起的节奏,会在今后写作过程中用心去修改与校对.
关于文心:
个人认为,这个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就像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一样,培训课件是公司老师的心血,也是针对公司现状做出的培训内容,是适合公司环境或是文化的内容.这个可能只在贵公司适用.也就是说,同样的课件,换个公司,换个环境,换个老板,换个执行团队,结果不同,内容复制,但是无法复制文化.个人认为,当今天下研究华为,复制华为,学习华为的N多人,但是天下只有一个华非.有些东西流传出去,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只会宣传贵公司而已.当你达到一定高度,就不惧怕任何对手复制你的思想,追赶你的脚步,除非你自己倒下............
以上只是个人的浅见,不到之处,可以一笑了之.
7楼 心之宁
“词无挂碍,形无所拘,灵动生趣,气盈于心”,“ 一问文思,,二问文风,三问文心 ”能写出如此语句之人,必定是有才之人。此信的格式最标准。5票支持。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
11楼 香草紫苏冯鑫
一直也很喜欢弥勒老师,虽然到现在都没有跟他深入交流过,但是一直在默默的支持他、关注他、这次的征文没有写他还有点小小的遗憾,看他这么认真的回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的文章也很好,文采飞扬,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