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世东
成长与结果是员工的根本,哪容借口
——借口是本能,但要尽量缩减
话外音:职场要固定标准,信息才能一致。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以己待人,由己度人。无论是良善,还是奸恶,都会在对方的身上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东西,更希望对方能有自己一样的特质。因此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同样的一个人。总会看到不一样的特质,有自己喜欢好的一面,也有自己讨厌的一面。
而这样的不一样,有时是我们自己的认识。不一定客观。
而在工作、生活中,面对很多问题,都会有找到很多说法。我们说那是找借口,其实那是我们的认识。但也许在该人的心中,就认为那就是事实的原因呢?
这是信息的不对称与角度的不同所导致。
那如何才能统一双方的信息与角度呢?——标准
职场,我们时常要求在工作中要将标准明确,其实就是在固定信息。要让双方处于同样的信息条件下,因此,我们才说在职场混,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借口。要的是结果.
回话题:职场需要结果,个人需要成长,借口只能拖你入地狱
在话外音中我说到要将双方对事件的认识在信息上要达到一致。才能有效的辨别事件的客观性。这其实是对于我们站在第三方立场、站个事不关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
事实上在职场,我们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不只关乎自己收益与成长,更关乎企业的效益与发展。
毕竟,你的工作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中的一部分。而不属于你。
因此,作为有工作标准的职场来说,借口真的不好找,也没有必要找。
一、要找借口,是因为自身安界太窄小。——掌控力度小
我时常在分享中说到每个人的心里大多数时候都存在善恶因子。有时心向善,有时也在心里装着小恶魔。只是有的人将恶的一部分更易放大。而有的人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恶念。
而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心有大善的圣贤或恶事做绝的奸雄,都是绝少数。这也就决定了,平凡的我们,时常会存有善恶之意。善意是我们的本性,而恶念是诞生于对自己的保护。
而这其实源于我以前常说的个人在心理中给自己确定的安全界限。
一个人的心理安全界限越大,表现在外面就越是从容与大度。而心理安界范围越小者,则体现在外为不自信,借口丛生,只想将自己从责任、危险的境地中摘离出去。这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对事态的发生、发展、结果都无法掌控,感觉自己如无根漂萍,水荡、风吹、物过都将会带给自己不可预测的风险。
因此,安界小、不自信的人,总会许多时候都感觉生活得很艰难。而为了让自己表现得更有道理、更有能力些。不得不给自己找点能搪塞的理由。
二、不找借口,要让自己知道借口的危害性。——阻碍你成长
这两年在各种企业中对于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可说是抓得特别严。也许象我们很多互联网企业并没有感觉到。而有的HR也是专职HR,并不关心也不接触这些内容。
所以对于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并不了解。但每次参加相关的会议、培训时,我们总会听到环境保护的相关处罚,什么50万元,上百万元,强调安全生产的7宗罪等内容。
这其实是告诉我们:不遵守,你将可能接受很大的处罚。
因此,你需要牢记做好环保。搞好安全。
而借口,要想我们避免,基本不可能。唯有想法减少找借口的机会,给予不敢找借口的理由。
因此,我们要从两方面去考虑,让自己尽量不找借口。找借口危害性很大,借口的成本很高。
1、找借口阻碍自己成长。——让心安成为习惯。
我们时常说只有不断的挑战自己才能让自己快速的成长。而只有不断的接触新事物,才能让自己的思维开阔。
而借口,恰恰是一种阻碍自己突破自己,拓展自己的强力阻挡。
在找借口的时候,我们就会逐步的忘记追寻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放任自己就这样,安于那一种平和。因此,借口不仅只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模式。如果将找借口形成了一种习惯。那么我们将会永远沉浸在一种找理由的思维模式中,再也不会想要主动的解决问题。而失去了真实的努力,你还能成功吗?
因此,习惯性的借口,会让自己失去成长的机会。
2、找借口让你归于平淡。——在职场你将成为透明。
作为资本的承载体,企业是逐利的。而一个常常找借口的人,给企业带来的只有一次次的没有完成任务的理由,带给企业的只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没有成果的同时,你还在消耗着企业的资源。
有谁会养着这样的只有理由和问题的寄生虫?
而地球是圆的,没有谁都会一样的旋转。在你找理由不去、不担、完成不了任务的时候,总会有其他的人会完成任务。
也许是人家的机缘,也许是人家的能力。但无论如何,那样的成果与你无关。
因此,偶尔找个借口,也许在职场可能原谅你。
当借口成为了习惯,你将会不断的为自己找到一个心安的理由。那么更多的谎言、推卸责任、是非不分、伤害别人等都将会逐步的出现在你的职场之路。
你说,还会有谁敢用你。你将成为“在也等于不在”。
三、扩大安界,加强员工对事件的掌控力。——提升员工能力。
我前面说过,找借口其实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种本能。区别的是找借口的频率、找借口的事情的大小。就象文化大革命一样,有人说这是四人帮的祸,有人说是主席年老的因。
但其实都是因为自己把控不住,所以没有办法而找借口。
因此,要减少找借口,除了知道危害外,还要扩大个人的安界范围,提升自己的处置问题的能力。
在上半年在“一起来盘点HR必知的管理学经典原理”的话题中我,《如何用手表定律与鲶鱼效应来扩大“安界”》一文中有过如何扩大自己的安界的阐述。(可点击阅读)
现结合该内容再次总结:
一是加强提升任务难度,提升能力要求。要让员工主动与被动的提升能力,才能匹配自己的岗位的工作能力要求。
二是引进竞争机制,不进步则退场。一方面在内部开展岗位比武,提升内部的成果竞争,以争夺企业资源。另一方面引进新鲜血液,让老员工在新的竞争压力刺激下,主动的与新人竞争,形成自己新的能力,扩大自己的承受能力与能力覆盖范围。
三是严格规章制度,坚决结果交换。一方面在承受新的规章下,让员工被动的因生存问题,而扩充自己的能力,寻找新的突破。才能承受和匹配新规、新标的成果要求。另一方面,以结果说话。强调企业对成果的评估。没有价值的结果,就是白费劳力。不再说什么苦劳。
小结:
借口就是一拦路虎。让我们提升能力,扩展自己的安界范围。而企业不仅是一个用人的机构,还应该主动的提升员工能力,并通过规章、执行等来强调结果交换,让员工不得不提升。
只有能力提升了,对事件、问题的处置能力、掌控能力提升了。借口自然会少了。
193
76
89
分享
89楼 半个十三
现在的人都害怕犯错,都成心理阴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