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案例来描述一个具体的问题。女(化名小琴),27岁到一个新的城市结婚并定居,企业中层,个人计划是30岁前生育。然而婚后丈夫检查出无精症,也就意味着家庭无法拥有自己的小孩。妻子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俗称巧囊),家庭存在的选择是:A、公精试管;B、领养;C、丁克。考虑到经济情况、个人职场发展及对试管的排斥和惧怕,妻子决定放弃A方案。继续专注事业,家庭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考虑子女问题。
然而,工作中的努力得到了发展机会和升职,却没有得到加薪。并因为曾经的培训机会,被要求签订8年内离职将赔偿的协议。30岁那年,妻子毅然辞职。紧接着就是面临求职问题。
同等情况下,小琴在求职中应该更有优势的(事业心强且企业无生育假等相关担忧 )。但实际情况是,面试时别人开头前3句一定问到婚育状态。小琴如果选择尊重个人隐私,就要在简历阶段被无情淘汰,或者就是在简历和面试中作假。小琴也不喜欢说假话,所以就要对一个陌生人在电话中道出自己家庭的隐私。但她希望尊重家庭尤其是丈夫的隐私。
所以,30岁已婚不育的小琴,如何在求职中不被歧视呢?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帮助她向自己心仪的工作全力出发呢?
后记:2012 年,中国人口协会的调查数据是中国有 4000 万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 12.5%。也就是说,每10位育龄女性中,至少有1位会面临不孕不育的问题。
相信她们在至少有10年(25-35岁)的时间会面临职场歧视。然而,知道、知乎……上都不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