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日,由我母亲发布在家庭微信群中的一段视频引发了大家对我的一致谴责。
视频内容为我与女儿在公园里游玩,我发现春天杨树在长出绿叶子之前有如同毛毛虫般东西掉落满地,就随手拾起一个玩弄在手里。我也是想试试女儿是否有那个胆量摸摸它,观察一下它碰到这种对她来说比较陌生的事物的表现。相对内向的女儿见到它后,不出乎意料的先是闪躲,不敢靠前,我告诉她这并不是什么毛毛虫,让她试着摸摸看,以身又拾起几个放在手里。她依旧表示抗拒。我又试图把它放在自己的脸上,表明这个东西真的不咬人。视频仅录到这里,在发与母亲的微信时,我只是想让她看看我与女儿的户外活动是怎么样的。万万没想到,仅这样就引起了家族群里的激励讨论。
此次辩论分正反两方,年轻人一派,年长人一派兵。首先年长一派先发言,告诉我们不能吓到孩子,特别是有毛毛的东西,吓到可是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年轻一派则认为,正确的引导孩子主动接触和体验新鲜事物对以后自我成长很有帮助。双方各执一词,不相上下,最后以我相当长一段的语言描述才得以平息。我解释到,大家所看到视频的内容只是我发送过去一小段内容。再后来,我同跟女儿共同寻找这满地的毛毛虫是从哪里来的?当她发现这些东西是从树上长的然后掉落下来的时候,她高兴的对我对:“妈妈,是树上的,不是虫。是树上的,不是虫!”
这仅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被我以最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出来。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就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见到如此坚硬的外壳且带有攻击性动物时怎么会想到它日后会成为我们桌上的美餐呢?敢于冒险才会发现别样的精彩不是吗?
现今,网络宣传各种APP,大家也跟潮似的下载了各种软件至手机里面,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否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同样, 各种学习软件也占据了一部分人的手机内存,但真正坚持学习的又有几个呢?做为一个新手HR,三茅我真是刚刚接触没多久,但我是真心很是喜欢这里提供的所有的学习的信息。我想我也会坚持的学习和关注下去。
正所谓,没有接受新鲜事物的想法及行动,我又怎么会因为与同事电话聊天中偶尔提到的这个“三茅”而在这里长篇大论在这里写上我的第一段网络小短文,又怎么会发现这里的精彩呢?
1
收藏
1
分享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
1楼 茅班班
#赞赏# 谢谢参与征文,特此奖励10个茅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