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是生产型企业,生产物流销售于一体,公司成立16年,一直没有成型的绩效考核体系,最近领导想提高一下大家工作积极性,做个考核,销售部以业绩考核为主每月一次,评选优秀销售小组,给大家发放一定的奖金。其他行政、采购、财务、物流、仓储、车间都是三个月一评比,选出季度优秀员工,选举的方法为主管推荐,日常考勤之类的,评选出来的优秀员工发放一定的奖金,大家认为这样可行吗?因为没有实质的考核指标、绩效面谈、绩效改进,我总感觉优秀员工的评比工作可能对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起的作用不大,而且对于连续选不上优秀员工的同事来说怎么改善工作这也是个问题,因为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请大家积极指导一下,谢谢各位!
梅梅赵 2019-07-18 13:00 回复 赞(0) 2楼
在大部分的企业里,只要基于绩效使得员工感觉每个人拿到的奖金是在可接受的公平合理范围之内,那么基本上是有激励性的,也就是说员工的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的;这是单纯的从奖金激励方面来说。
一般,要想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可以从下面几种维度去考虑:
1、员工是否认同企业。就好比你不喜欢一个人,那么你会为他的事情而奔波吗?
2、企业是否有一整套阶梯式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保持一个人持续的积极性,就是有什么东西能触动他,能让他积极主动地去争取。举个栗子:比如我们将员工的绩效设定科学合理了,员工能直观清楚地看到他完成了什么样的绩效会有什么样的绩效分数和对应的绩效奖励,那么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提升的。
3、员工的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直接管理者管理风格、员工人际关系氛围、企业管理机制等
梅梅赵 2019-07-18 13:00 回复 赞(0) 1楼
你上面提的这种情况,其实有点类似于以前国企或央企年终考核的情况,只是为了年底发放奖金而服务的。随着绩效概念,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和认识,这些企业的老总或老板也开始考虑需要的不仅仅是公平的问题,同时也要相对的合理化。所以排除其他绩效管理问题,还是从“为了年终奖的发放看起来更合理更公平”这个目的来理解,那么我们可以采取360考核法,并在每份考核表上的指标设计上下点功夫:
1、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建议定量指标的比例占大头,至少要占60%以上;
2、定量的指标要适当的跟老板所关注的目标相结合,比如生产车间的考核可以从产品质量、数量、成本、交期等方面考虑,销售部门的考核可以从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率、销售利润等方面考虑等等;
3、定性指标,说大一点可以是企业文化方面的,比如企业文化中我们讲究要团队协作,那么我们就可以考核这个指标;说得稍微具体点就是从“德智体美劳”方面去考虑考核的指标。
4、定量指标因为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考核人可以安排给公司分管副总等这些领导(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比如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数据由财务部提供,客户满意度由人力部提供等)这个不需要360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