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到今天的这个打卡的话题,出现这种专业撤销的现象其实是比较正常的,这个也是很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的模式就是需求与提供需求的满足,培养专业人才的风向标当然是以市场需求为准,如果大学开设专业不以人才输出和为社会培养建设型的人才为目的的话,那么这个学校的存在就是单纯拉动当地经济和提高消费的。上升到教育层面上来说,那是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市场上找3000元一个月干体力活的人都找不到,但是3000元一个月能招来一大帮的大学生。你不觉得很奇怪么?很多父母在外面打工,干体力活辛苦一个月挣五六千元来供孩子上大学,孩子大学毕业进入企业一个月还没有父母挣的多!究其原因在哪里?可能很多人都明白,上了几年大学,好多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刚一出社会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种情况的人大有人在,包括今天案例中提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其实我本人就是这个专业毕业的。当年大学刚引进这个专业,很高大上的宣传,包括后期的发展等等让你感觉堪称完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偏文科的,以管理思路为主的学科,所学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以大家所说的“管理学”为主导。另一个是偏理工科的,主要以计算机理论体系为主的。但是经过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毕业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方向在哪里?那里可以用?还有案例中提到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实都是大而空。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会被撤销的一个原因吧。
其实这些专业并没有被撤销,只是通过这么些年市场就业率的打磨,优化的更加的细而精了。细心的人们都会发现,现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调整成大数据应用管理专业,将以前的偏向于管理的部分给砍掉了,专业性、技能性更为明显。直接面向的就是现在的互联网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工作。也很迎合目前的市场就业需求。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被调整成了城市管理,专业内容更加细分。其实除了以上提到的两个专业以外,我查了一下资料,还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生物技术、市场营销专业被撤数量同样较多,在所有被撤专业中位列前十。
这种专业优化、调整或者撤销的现象也是说明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个人,最终都以就业的结果为导向,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大学开设学科的重要依据。
那么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或者是在企业的招聘中有什么影响来说,我个人观点是这种专业撤销有利于企业的招聘,因为专业的细化有利于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提高招聘人才的精准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职业方向感会更强。从而减少因为大量的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而造成人才的浪费。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仅在三茅打卡发表,如需转载或复制请联系本人)
302
6
13
分享
2楼 海边仁
管理学的学习,如同其他科目一样,不学扎实,不学深入,那就在职场上碰壁,显而易见。尤其是三年多疫情,世界复杂的局面。现在生意很难做,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高,需要的岗位人都是多面手!管理学作为学科有热到冷,甚至撤掉,符合事物本身生命周期规律。2001年中国加入WTO,需要外经贸人才和管理人才。20多年过去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博弈和美国惯性打压,中国在民族复兴大道上,就
13楼 首席人才官-张小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