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哪一个不晓得MBO(ManagementbyObjective)呢?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彼得德鲁克,彼时老彼的理论还是建立在科学管理之上,那个时候没有小日子的精益生产,也没有马爸爸的六脉神剑和三支柱。
MBO,就是目标管理法,属于结果导向的绩效考评方法,你干好干坏,是炉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就得了,不要套路和PUA,只拿业绩说话,考核组织和员工个人,简单明了,很受欢迎。
能把目标坚持25的年,且获得成功的人只有3%
曾经漂亮国哈佛大学对100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
关于漂亮国和哈佛大学,咱们说的有点远,那就说一点进的。各位看官,如果你是年长一点的,过了35岁,到了被称为职场“废材”的阶段,你可以回头看看过去你身边那些成功者。如果还是20郎当岁,建议你好好定个目标,别做“耗材”。
MBO是基础性的管理,无论是那种绩效考核都要以MBO为考核基础,这种低级的管理工具是大家很难逾越的。无论是传统的KPI、CPI、BSC、RAG、EVA,还是比较新颖的KSF、OKR。
咱专门给各位看管画了一个MBO管理屋:
当然了,房子只是模型,咱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砖加瓦,但是专利和知识产权可是刘不是的,你们要用的时候,记着咱就行。作为一种基础性考核方法,MBO还是会焕发新生的。
十八般武艺皆有优劣,MBO这种目标考核法也是如此,过去MBO常常用来考核难以量化的工作成果和行为,比如招聘的达成率、人员离职率、合同签约率、市场覆盖率等等,在没有大数据支撑的年代,MBO反为大家提供了讨价还价的各种余地。
正是因为MBO的可调用性非常好,准入门槛也不高,被众多老板和HR们使用,就像在皮卡车上装个迫击炮就能当坦克和装甲车使用一样,MBO广泛被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在这里MBO具有几个得天独厚的优点:(1)拿来即用;(2)便于度量和分解;(3)可公开,不用藏着掖着。
当然了,MBO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滴,目标制定缺乏公开公正,为了结果,忽略过程。但是,咱在MBO缺陷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这个理论,包括使用过程管理、优化绩效工具和考评方法,能够起到老树发新芽的作用。
马上就要2024年了,2023年又翻过了一页,新年的MBO你们设置了吗?其实,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要简单重启一下自己的MBO,在过去一年得了什么,失去了总结一下,赚了多少钱,业务水平提高了多少?
放眼2024年了,咱知道大家都过得挺艰难,暂时放下抱怨,不妨使用刘不是的“MBO管理屋”,先躲进去休息、休息一下,总结一下过去,思考一下人生,等龙年到了,咱们再生龙活虎、虎跃龙腾。
82
30
4
分享
3楼 好好学习2022
咱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哪一个不晓得MBO(ManagementbyObjective)呢?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彼得德鲁克,彼时老彼的理论还是建立在科学管理之上,那个时候没有小日子的精益生产,也没有马爸爸的六脉神剑和三支柱。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
4楼 超人01568
关于漂亮国和哈佛大学,咱们说的有点远,那就说一点进的。各位看官,如果你是年长一点的,过了35岁,到了被称为职场“废材”的阶段,你可以回头看看过去你身边那些成功者。如果还是20郎当岁,建议你好好定个目标,别做“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