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酬薪,考核问题,请老师指点”,具体内容是:我公司20个人的小公司, 一直做不大, 业绩上不去, 第一梯队的员工比较稳定业绩 但是就4个人, 第二 梯队的人 干了三年也干不起来, 业绩不稳定, 好的好 ,坏的坏, 经过分析 我认为就是三个方面,一酬薪考核出了问题 二、人员筛选出了问题 三、培训文化出了问题 第一个 酬薪 2700+300 三千的保底 提成10% 20% 25% 30% 按说这个比例 比较高, 没有考核, 员工有目标完不成也没有惩罚, 因为感觉不好招人。 第二个问题 人员 妈妈团 感觉特别好 但是妈妈团 孩子事太多 ,请假就是一周 我不是不让请假 我们双休 在请几天假 一个月10来天本来没业绩 在请十来天假 更完蛋, 第三文化 ,也培训 但是主管 对培训 培养人都很被动, 逼着才干 , 所以我想先解决薪酬问题, 我设定的 日完不成 晚上加班一小时培训, 周完不成 周六加班 办有罚款 ,但是有个老师说 这样有点极端, 真怕都走了, 所以现在迷茫了无从下手,制度都设定好了 但是没敢颁布 , 请问老师还有更优化的方法吗 谢谢
先说明一点,即:为了尊重题主,所提内容完全复制粘贴,未作任何改动。
仔细看了问题,真心的提以下几点:
1,小公司,制度与人情全靠拿捏
20人的公司,每天上下班的情况,一眼就望尽,谁来谁没来,谁先离开谁在加班,谁勤快谁偷懒,谁能力怎么样/业绩如何,根本逃不出有责任心的老板法眼。
小公司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船小好掉头,遇到什么市场机遇或好项目,很快就可以上马,没有婆婆妈妈那么多事要纠结。
在管理员工方面,不管是薪资,还是绩效,还是作息,还是要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不说多么完善/系统,基本可指导的内容还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框得过死,就失去了小公司的特点,不利于日常的管理。
所以,灵活性与制度性都是需要的,但这个度该怎么掌握和拿捏,这就需要管理者根据公司的特点和习惯,既不能一视同仁,还要相对公平公正,这就需要结合表现/业绩/家庭具体情况等方面来综合判断。
这就是小公司的特点与需求,不这么操作,真还不行,既不容易招到人,也不利于留住人。
2,薪酬考核问题
保底三千,不知道是什么行业和地区,不好判断是高是低。既然这样定了,毕竟还有考核工资,也还能招到人,说明也不会太低,至少有人能够接受。
提成的四个档次比例,题主说算比较高的了,但没有考核,做好做差也能拿到,完不成也不扣,因为不好招人。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公司越是这样担心员工离职,越担心招不到人,员工就会更大胆,什么任务不完成/制度不遵守/上级敢顶撞等等都会冒出来。
保底可以不变,但提成和考核一定要兑现,不然制订那个干什么用,等员工意见大了,或者离职了,干脆到了不好招人再完善吧,公司不原则不强硬,那还叫公司吗。
3,人员筛选问题
又双休,又随便请假,确实不叫话。
毕竟是公司,即使再灵活,规矩还是要有的,如果达不到或接受不了公司的要求,就不要录用,或者协商离职吧。
怎么可能经常一周一周的请假呢?适当大龄而不好找工作的人,也不少啊,为什么一定要将就她们呢。
其实呢,双休还是单休,还是大小休,也是可以调整的,公司休息越多,员工越放松越认为公司没脾气,相反,如果公司严格一点,她们反而可能会听话和服从一些。人的本性,还是需要懂一些的。
4,培训文化问题
任务完不成,硬让人家加班或扣钱。
不能说这些办法不好,但是不是可以综合运用其他办法呢?比如:
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完不成的,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同啊,毕竟公司小,也没几个人,认真交流/分析/寻找对策,也不是很难吧,为啥要搞一刀切都加班呢。
如果是能力/心态有问题,即使硬型要求加班,可能也是无法完成的,反而还会惹得员工不满,又浪费单位水电气,那就需要针对性进行引导/培训,一次不行就多次。
如果是配合/沟通/资源问题呢,工作都是需要他人支持配合的,如果因为什么原因同事不给予充分配合,人家也是没办法完成的,这时就要分析其中原因,解决不配合的症结所在,下次避免再出现;如果是沟通表达不好,就需要反复多次的沟通,不能只听半句,不能没有耐性,每个人的表达能力不同,允许某些人用更多的时间和话语说同样的事情,达到相互理解一致;如果是资源,那就需要上级出面协调,再巧的媳妇也是难为无为之炊的。
总之,不能搞一刀切,管理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果管理简单了,那么,各种问题就会变得更好深沉和难以处理。
5,制度要讨论
小公司搞制度流程,容易关起门来搞,认为我是领导或老板,凭什么要与你们商量,你们没有权利说这说那,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如果是这样,即使很合理的制度,恐怕也是难以顺利实施的,毕竟员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在实施中变着花样儿与公司作对,而且是非常无形的。
所以,多与员工讨论,既是尊重他们,更是检验制度的真正适合性,也能看看员工是不是真的有意见,还可以顺便把制度进行简单的培训和熟悉,还可以先君子后小人式的讲,也就是讨论时不提出来,背后乱说是要被处理的啊。
明眼人都清楚,表面上在讨论在搜集大家智慧,其实,既是普及制度,也是意见集中的最佳机会,这些形式或过程,其实是对公司和上级有最多好处的,可惜不少单位不太会使用。
题主的提问,看起来虽然有点费劲,但基本意思也是可以懂的。希望以上建议能够给题主一些启发,慢慢完善单位的管理。
110
19
3
分享
3楼 毅行
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