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站在人性的角度,为了应对绩效考核索要好评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担心这样的行为发生无非是觉得“索要”的行为会让客户方案从而降低满意度,其次是也影响的绩效指标有效性。 第一,文化先行,树立“服务本质”价值观?? 1.通过案例分享(如“因过度索评导致差评危机”)强化“真实服务创造长期价值”的理念。设立“服务创新奖”,鼓励客服提出优化建议(如简化评价流程)。 ??2.管理层示范与参与??高管定期参与一线服务(如匿名体验客服流程),推动自上而下的服务文化变革。 第二,能力提升,重塑客服服务理念与能力? 1.通过培训方向转型??,从“推销式服务”转向“价值式服务”??:强化同理心训练,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客户心理(如“被催评时的反感”);教授“隐性服务”技巧,如主动告知客户“如有问题随时联系,无需为好评勉强评价”。 ??2.建立服务标准SOP??,制定《服务禁忌清单》,明确禁止索评话术;推广“服务闭环”流程:问题解决后自动推送评价链接,而非人工催促。 ??3.赋予客服更多自主权??,允许客服根据问题复杂度灵活处理(如小额赔付权限),减少因流程僵化导致的客户不满。 第三,重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调整考核权重??,降低“好评率”权重,增加??问题解决率、首次响应速度、客户留存率??等过程指标。例如: 好评率占比从50%降至30%;问题解决率占比提升至40%;客户复购率占比30%。
赞同
收藏
评论
分享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