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比赛一场接一场地赢,打法流畅,气氛也不紧绷了,反而打得更像个“团队”。
这事听起来有点反常,可仔细想想——真不奇怪。
人没了,系统反而跑顺了。这不是个体不行,是团队终于开始动了。
有些事不是真的复杂,只是以前一直被人顶着。
很多公司里都有那么一两个人,干得多、想得快、动得狠。大家也都知道,关键时候,就靠他了。
于是事情开始变味了。
团队有活,不用分太细,他能顶得住;有客户不好搞,也习惯性扔给他;开会没人吭声,就等他表个态。
不是不愿意动,而是大家心里清楚:“反正他肯定会管。”
就这样,一个组织慢慢变成了“看他怎么干”的状态。
可一旦他离开,原本推着走的地方就开始掉链子。流程乱了,方向不清楚了,很多人连基本的判断都不敢做。
这时候你才发现,组织全是围绕他在转,不是靠系统运转。
这事儿还挺常见。
会上,气氛不冷不热,谁都不说话,等他先出声;方案做一半,有人突然停下,说:“这块还是他来做吧。”
没人明说,但都在往后退。
不是没能力,是知道“他肯定有更好的主意”,说出来反而容易被打回去。
也不是他故意压人,只是组织没有把规则摊开、把空间让出来,谁都不太愿意硬着头皮往前冲。
新来的也很快学会规矩了,站在圈边看看热闹,少说少动。
等你想激活团队时,才发现,大部分人早就不习惯上场了。
很多时候,那个顶在前面的人一离开,团队突然变得活跃了。
原本只做执行的人,开始站出来主导节奏;之前一直不出声的人,主动开会提建议;甚至连那位被认为“稳但不突出”的人,也开始敢于试错了。
你会以为他们突然开窍了。
但其实这些能力早就在,只是没机会往外拿。
有个强人在前面,挡也挡了、替也替了,其他人自然就学会了不去争。
可当这块“遮挡”消失了,那个位置空了出来,才发现不是没人能顶,而是之前根本不给他们动的机会。
人没变,组织的运作方式变了,结果就不一样了。
说到底,组织不是不能自己跑,只是平时跑得太少,靠人拉得太多。
不少老板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不能靠人,要靠机制。”
可一到关键项目、要害客户、突发状况——靠的还是那几个人。
这就像说自己身体好,但一跑步就得找人搀。
真正靠谱的机制,不是写在墙上,是你可以放手一段时间,它也能继续走。
你得问自己:
是不是每次都要他拍板,别人才能动?
是不是他走了之后,团队连怎么分工都不清楚?
是不是离了他,客户的事没人敢接?
你要是对这些问题都不太有把握,那机制可能只是个说法。
明星不在,比赛照打。你会看到配合变多了,球转得快了,战术更灵活了,大家也不再只看一个人怎么打。
其实不是突然变强了,而是系统被松开了。
有时候,一个人太强了,整个队都得让着点、围着打,最后反而打不出整体。
等这点重心一散,别人才敢真正接球、判断、冲出去。
组织也是一样。
你有强人没问题,但不能绕着他转;你有骨干当然好,但不能全靠他撑。
一个系统,如果只能靠一个人跑,那就不是系统,是人在硬扛。
你说他重要,那你更应该想办法,把他的能力拆出来、分出去、让更多人能接上。
等团队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等人、不依赖,那组织才叫真正动了起来。
你可以有主将,但不能只有主将。
你可以信任能人,但不能永远都靠同一个人补窟窿。
一个组织有没有韧性,就看它在失去某个人之后,还能不能把事情推进下去。
你把那些经验沉下来了,流程补上了,分工理顺了,该传的传,该接的接,这个组织就算不完美,也跑得动。
等有一天,你回头看,不管谁在谁不在,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往下走,那时候你可能才真正明白——
70
3
评论
分享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