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原来越多的公司产生了“裁人”现象,而最常见的我们看到了的案例:
案例1:最近美国一家游戏开发公司,居然支付2.5万美元,“鼓励”不合格的新员工离职,这引发了业界哗然。这样的企业真是业界良心啊!小调查:你会因为2.5万美元否认自己价值申请离职吗?(转载来源: IT轶事)
案例2:海尔裁撤2.6万人指向中间层 每个人都须创造用户。张瑞敏对企业中间层的评价是“一群烤熟的鹅,他们没有什么神经,也不会把市场的情况反映进来。所以去年我们去掉16000人,今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 (转载来源:财经资讯观察家)
很明显,对比国外和国内,我们发现原来差距这么大,而就是在国内对比,我们发现,不用企业之间的操作方式、方法也是不一样:
方式1:简单、粗暴的,叫你收拾行李走人,啥都没有补偿,直接就提前一周左右通知一下你,走之前聊一下,这个是近期发生在我们2012班的某位同学公司,还是集团公司里面;
方式2:温柔,好言相劝型,这类呢,都是等着你自己找好工作,自己认为不适合公司了,或者上级给你暗示了,但是不催你,让你自由点的“体面”提出离职;
方式3:果断就是“挖”走的,面子有,薪资有,感情也还有;
HR经历的过程就产生了以下情形:
正 文
在写这个总结之前,先聊聊这个主题:如何体面辞退员工,如何辞退不同员工,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阐述。
对于主题1:如果体面辞退员工,相必我们在做人事工作中,遇到必须处理,又最难处理的问题了,处理不好吧,员工情绪大,公司损失大,不仅对于公司,对于员工,对于自己也是一样,今天就在群里看到一个案例:HR经理没有处理好员工辞职,被员工砍伤了,而公司为了“面子”,给报工伤。挺有意思的一个案例。
时机: 从心里上面出发,员工从接到辞退的通知,到冷静接受这个信息,需要一个阶段的时间,可能是一周,可能是一个月,这个就像俗话是的“时间是治疗心灵痛苦的良药”;而公司等不及这么久,那么选好时机就是我们在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选好时机呢?可以是:公司淡旺季之分时、规避特殊节日(生日、中彩票之日、结婚之期)、刚刚好完成项目之后、对于近期表示满意出现爱表现之初;
方法:
一般我们就是直接面谈,这对于岗位或者对象为新人,试用期基础员工,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很直白的说出;
对于老员工,大家都是带“感情”的,那么人情、关系在里面,这里就只能暗示了,因为里面存在着交情在里面,这个暗示,不是从错误犯了,出现错误或者过失之后暗示,这样子会容易出现情绪的异常,而是在同一个问题上面已经出现过了,并且第一次已经是明确了标准,作业流程;我们部门曾经出现过一个人事专员,由于试用期一开始作业,导致考勤报表出现异常,纠正过一次,而,第二次出现在试用期这样的情形,迫于用人部门的人员压力,顶不住“提出”离职的情况;其实暗示离职不一定能取得效果,这个对于新人、试用期可能顶不住压力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而老员工呢?你暗示多次,他就是不动,那么就需要找他谈话了:了解其目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找不到工作,不想找工作,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给团队带来了困扰或者成本增加的情况。读过潘新民老师的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里面提到一点我很认可的观点: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块,讲究的是什么?机会,而这个机会,运用到我们的方法里面就是:目前意识到了HR对你的暗示要离职,为什么不离职:是家庭经济压力?是求职无助的压力?是需要征询家人意见获取到了一定信息,还是有其他的因素,很多的时候,我们的离职面谈,就是在畅谈人生,畅谈打算,计划,做好接下来的安排。
岗位:
基本上,公司里面都会出现以下的岗位:高层管理者、财务人员、营销人员三类,接下来说说,他们辞退出现的风险和措施:
高层管理人员: 竞业限制外培训
反应:一般我们对外接待,对外的工厂联络、对于会议组织,参加等这些都是由高层管理者执行的,而出现一个高层离职,带来的是,一番惊讶与感叹,那么除了感叹和惊讶,带走了一些“心腹”是会经常出现的情况,我们离职过一个副总,带走了一些主管,造成了整个中心工作瘫痪的现象,因为,作为部门一级主管,他可以签署员工离职,提前安排岗位进去,,,还有就是,因为社会关系丰富,对于本地区的社会资源获取比较容易,产生了跳槽,对于社会资源获取给竞争对手,对于公司的业务影响会有很大这种情况。
措施:
面子很重要,一般都不会在打官司上面的,所以保留型的面子,大家都好说,该走走,该给钱给钱,由于很大可能到竞争品牌去,那么《竞业协议》签订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经常做的,关系隔离,比如成立一个新的项目小组,由其牵头,其他事情交接出去,比如外出培训等措施;
财务人员 :软件加密保安全
说到财务人员,对于保密性要求高的岗位,专业性要求高的岗位,国家对于财务和医疗从业人员是要求最严格的,所以同样的,出现离职的情况下,审计、税务、账目泄密就显得很担心的问题;
措施:说到措施之前,其实我想说,我们财务人员离职率都是很低的,一般都不离职,稳定型的。而为了达到这个保密,可谓是下大了血本了,一个是保密软件,具体名称就不细说,只想说:你在改岗位上制作的办公软件比如Word、Excel等文件带出来没有解密之前都是乱码,只有通过上级的密码解密后,才能正常在其他电脑上面显示;
第二个就是软件做账,我们都知道,手工帐,比如记账凭证之类的都是要求纸质装订,之后进行审计,而现在全部采用软件U8做账,数据不能随意更改,数据可以导出来,但是没有解密发出去看不到,做账全部在系统里面做。所以,在很大可能上保证了数据的保密程度。
营销人员: 及早预防早交接
说到这个营销人员,特别的营销管理离职,带走的就是一大票人,我们公司出现过这类现象,将培养好的督导被营销经理带走,这个不能怪人家职业道德怎么样,而是一个很大的关键点:离职后的给钱给的不够,第二点:竞业限制,他并不会给你签订,人家不要你这个补贴,因为这个是建立是双方同意的基础下签订的,不能强硬,所以,在操作上面,很大可能都被拒绝的;所以我们在处理营销人员离职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提前回总部报道,进行工作交接隔离,我们都知道一般员工离职都是一个月,而,我们在此期间等于找个人进行交接此类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交接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其中有很多的事件会发生,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们都会沟通要求交接在三个月。这样的话,交接时间上, 工作衔接上面都会很好的。而这个期间交接人员的工作会相应进行微调,比如市场人员转为数据分析人员等的文职类工作,逐渐使其脱离原本工作环境,降低影响。
综上所述:
先分享一个皮克马连翁效应
这个效应说明一个观点:潜意识的作用将影响到我们很多的言语与行动,那么从这个效应我们我们得到一个启示:潜意识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整个意识的97%,在我们的面谈中,塑造公正、公平的形象显得至关重要,接下来对于几种类型的人员,将是以这个核心思想进行操作的。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可以找到,需要辞退的人员可以分成两组:一种是辞退后就会被“饿死”的,一种就是被“放风”的,那么很明显,对于第一种的难度,明显高于第二种,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面谈的时应该有的态度和理念:
尊重客观事实,在公司现有的基础上面,详细阐述目前发生的现状,给予描述情形,让人家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尊重员工心理变化,面谈中会出现员工一些过于激动行为,比如哭,这个我就遇到过,那个时候是一个字:等,等员工情绪稳定后递纸巾过去,喝口水环节一下情绪;
从企业文化出发,公司提倡家人文化,即使这位家人即将离开公司,我可以做的就帮忙协助找一份公司,给予一定的求职建议,建立修改建议,面试建议,帮助其树立信心,促使达到共赢的目的;
2.面谈的准备:
地点和时间 应选择轻松、明亮的空间
面谈时间 以20~40分钟的时间来面谈较为恰当
其它 离职者的个人基本资料、辞退书、考核记录表
3.风险管控
3.1:提前一个月通知送达,并做好送达记录;
3.2:虽然是辞退,但是很多时候是辞职申请进行办理的,意味着,补偿金就会少;(PS很多员工对这个东西真不知道,只知道填写离职单申请,就可以离职了)
3.3:对于每月的绩效考核,产生的结果,都需要有绩效面谈记录,入职前的岗位要求及相关培训内容;
对于一线员工,很多时候都是匆忙办理手续离职,至于补偿,在很多公司都是没有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对于文职类的基础员工,也是如此,员工不会去进行劳动纠纷,这个现象给了HR从业人员很大一个空子,却又是一个很大的风险,我们总监经常挂着嘴边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做HR,先从合法开始做起,如果目前不合法,那么努力做到合法化,不然,有一天,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58
46
39
分享
36楼 暖色水调
分享得非常全面,并且生动具体。辞退员工,如何把握企业与员工间利益的平衡度,是一个非常难的话题,只有全程参与处理过的才能深深体味。但作为HR工作者,下列四点不失为借鉴之道:对企业的信、对员工的尊、对自己的爱、对业务的精。真所谓:为企业说话,替员工办事。
欣赏最后总监的那句话:做HR,先从合法开始做起,如果目前不合法,那么努力做到合法化,不然,有一天,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在用工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唯有合法,才能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也最大程度的保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9楼 tzfengrusong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