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整理了一系列关于薪酬实战的内容及个人感悟(感兴趣的可以去我的主页翻看),2020年想就绩效实战的内容来总结分享一下。(欢迎留言给我,就你们想知道的绩效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解答),具体如下:
01期 绩效工具那么多,怎么?。浚ü刈⑽?,主页回看)
02期 为什么占据半壁江山的KPI,企业越用越鸡肋?(主页回看)
03期 OKR如此火,我的企业能不能用?(主页回看)
04期 1954年的MBO,为何仍有很多企业在用?(主页回看)
05期 一篇文章讲清楚KPI&OKR的区别与结合(本期)
......
在绩效系列文章中的第三期:OKR原理和制订办法时,有小伙伴给我留言,希望能够继续了解OKR,特别是OKR和KPI的区别和结合。那今天这篇我们就来响应一下。
【正文】
我在外做公益培训或者辅导企业OKR落地的时候,经?;嵊龅揭恍┬』锇樘岢稣庋囊恍┪侍猓?/span>
我觉得OKR只适合科技型企业,对于我们其他企业,没法用,还是KPI好!
我觉得OKR挺不错的,想引入企业,替换掉让我头疼的KPI,怎么弄呢?
我们企业有KPI,现在想引入OKR,那如何平衡两者呢?
听了一次课,看了一本关于OKR的书,再加上大多KPI在企业的形同虚设,很多了解了OKR的人经常会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或提出这样的问题。
鉴于大家都有这些需求,我们今天就来细致的解答一下。为了能够让大家能明白,我将分成两个部分给大家分享:
①KPI和OKR到底有什么区别?(知道区别,才知道如何选取,如何联合。)
②KPI和OKR如何联合使用?
01KPI&OKR的区别
在此,我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对我印象最深,极具影响力的两句对OKR与KPI的区别的概括,分享给大家:一句就是刘润老师说的:“如果说KPI是秒表,那OKR就是指南针。”还有一句是在网络上看到的:“如果一定要形容,那么KPI就像鞭子,OKR更像是指南针。”对于那些对OKR已经有一些了解,并使用过KPI的小伙伴们可以细品一下。接下来,我们就用4个角度,带大家去感受一下,为什么觉得他们说的很形象且贴切。
1)从指标来源上区分
大家都知道KPI指标是从战略分解而来。什么叫分解呢?打个比方,就是企业有一个目标100万想要达成,下面有5个销售团队。每一个团队各分20万,而每个团队又有4个人,那么每个人分5万,那20万就分解到人头了。这个分解是由上至下的,所以在执行的时候所感受到的是压迫,不得不为之。
OKR的走向是为支撑战略而生。重点是支撑。什么叫支撑呢!也举个例子,还是比如企业的目标就是要达成100万,下面有5个销售团队。那么在OKR的世界里就是A团队要自己订一个能支撑企业目标100万达成的具备挑战力度的目标,可能也是20万。但也可能是50万,甚至100万,总体相加一定是超过100万的。(当然,出现大于100万的结果,一定是起初企业的100万目标设置是合理的,是跳一跳就能达成的目标,而不是大手一挥,随意制定的。)大家要是觉得文字不形象,可以看图。为了能够和伙伴一起举起头顶的大山,你需要的就是尽全力,共同承担,是一种下意识的主动行为。
所以,KPI和OKR是被动战略分解与主动战略支撑的区别。
这点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妥了。既然KPI是战略目标的分解出来的指标,而OKR是为支撑战略而生的指标,那么没差别啊。关于这点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和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
有一天,你的妈妈让你去超市帮她买一点东西:米、腊肉、豌豆、盐.....说了很多,你也照做了,甚至还买了很多零食、水果之类的??傻饶愎渫昊丶?,妈妈看到你买的东西却说:呀,怎么是大米,不是酒米,我们要做的“豌豆腊肉酒米饭”不是酒米可能味道会差很多哦!
这就是很多企业在用KPI时候的痛,虽然在起初分解目标给员工的时候,感觉都考虑到了,可是百密难免一疏。这也是网络上最盛行的对两者区分的方法:KPI是一种考核工具,它关心的是结果,所以结果和企业终极目标的关系是什么,可能越基层的人越傻傻分不清楚。就算哪些知道终极目标的管理层,也可能走着走着就被突然出现的很多事务影响到了初衷,以致于最终也不知道企业究竟想要什么了。而OKR可以做的就是不断的通过所有层级的OKR公开透明、复盘不断让你一直将企业目标了然于心,最终不至于不记得目标。
所以,KPI和OKR是对于终极目标(公司蓝图)熟悉程度的区别。
3)从主打方向上区分
OKR主打的是内驱力,就是要调动员工将自己最好的那一面给调动起来。比如他们的梦想;比如他们的行动效率;比如他们的抱负心。要营造的是一种有梦想、你追我赶的企业文化氛围。最终产生的结果可能是企业想要的,也是员工想要的。
我喜欢称之为工厂,它可能会创造你预想不到的财富,所以是增值。
而KPI主打的是结果导向,也就是将结果预测可能产生的好坏摆在员工的面前,告诉员工如何在过程中进行取舍,以期到达企业想要的结果。我称之为房产,它的目标是保值。
所以,KPI和OKR是保值和增值的区别。
4)从员工接受程度上区分
有人可能要说了:我挺接受KPI的啊,OKR那么烦杂,还要每天更新数据、每周找问题更新进度、每季度复盘,我才不喜欢。这样说的人,一定是没有真正的了解OKR所带来的价值。所以我不和你计较。
一般真心诚意说非常喜欢KPI的,要不就是指标定的太低,随意做做也可以拿高分,得奖金。要不就是自己就是KPI的提出者。毕竟KPI的最终结果与奖金划勾,谁也不想少拿钱。而OKR为什么员工接受程度会高呢?原因有3:
①目标自己制定,自己可以把控调节力度;
②OKR崇尚公开、透明,所以做为一个小员工,也可以看得高层的OKR,会非常清晰的了解企业动态以及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容易掌握自己可以出彩的方向;
③有挑战,容易导致心跳加速,成就感爆棚。
所以,KPI和OKR是员工喜欢程度上的区别。
02KPI&OKR的结合
上面说了那么多,感觉都是OKR略胜一筹,那是不是就应该用OKR取代企业正在使用的KPI了呢?
(划重点)并不是。
那该如何做呢?
1)KPI管结果,管日常事务;OKR管方向,管挑战项目。
纵然OKR有千般好,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它就没有办法用来做奖罚?;痪浠八?,就是OKR你完成的再好,你也没有办法就OKR得分的高低,给员工进行奖金发放,或者说小惩大诫。因为你一旦和利益挂钩,那对不起,员工不玩了(内心独白:还想要我挑战,门儿都没有)。要知道,OKR的精华就是要让员工乐意去提对自己很难,很有挑战的指标呢!
比如,它也没有办法涵盖住一个岗位全部的工作。因为毕竟一个岗位不可能天天都做挑战性的工作,根据二八原则来说,那他至少还有70%的日常工作是需要持续做好的呢。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二者结合使用。一个将日常事务承担起来,并在结果上保障组织和个人的工作不偏航。而OKR需要做的保障员工的冲刺方向和企业的保持一致,不断挑战,迭代更新。
2)考虑OKR中的某些关键成果是否可以成为KPI的一部分
OKR在制订中,一般O会有1-3个;而每一个O,又会有3-4个KR。也就是说每一个岗位,会有3-12项KR,那么这些可以推动O达成的KR中是否会有哪些适合KPI考核的指标呢?
鉴于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在此我仅分享框架和大方向,若在实际使用中有异议的,欢迎私信我,我们进一步探讨。
最后总结就是一句话:OKR是过程驱动的工具,KPI是结果考核的工具。两者各有千秋,不分长短,所以没有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适合你企业的工具。
好了,这篇文章就先分享到这儿了。感谢大家的关注!也期待你们的留言和私信。顺祝大家五一节有个好心情。我们节后见!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最近人气的课程:
在职场,你的实力就是你的底气!精通薪酬绩效的HR,职场发展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期!2020年最新《绩效管理与薪酬设计》训练营课程带你:
掌握薪酬绩效基础原理
突破传统绩效管理
拔高薪酬管理思维
迅速提升专业能力
助力升职加薪
188
113
44
分享
40楼 south施
有点不一样的看法,不认为KPI管结果,管日常事务
OKR具备的特点其实KPI也都具备(是沟通工具、目标是可量化的、要进行定期的review、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什么觉得KPI不能管过程,其实我觉得这个和最初的KPI设定以及落地制定的过程,企业怎么做有关系。与KPI我个人觉得最不一样的是OKR可以是KPI型的OKR,任务型OKR以及任务+KPI”混合型OKR,所以OKR的达成一般不和与奖惩挂钩
39楼 south施
有点不一样的看法,不认为KPI管结果,管日常事务
OKR具备的特点其实KPI也都具备(是沟通工具、目标是可量化的、要进行定期的review、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什么觉得KPI不能管过程,其实我觉得这个和最初的KPI设定以及落地制定的过程,企业怎么做有关系。与KPI我个人觉得最不一样的是OKR可以是KPI型的OKR,任务型OKR以及任务+KPI”混合型OKR,所以OKR的达成一般不和与奖惩挂钩
44楼 welcomeu
既然一开始就说了KPI是秒表,OKR是指南针,那就证明两者的意义不同,价值和意义不同的东西,没太多横向比较的意义,因此就不会有OKR略胜一筹的说法了。谁会说指南针比秒表要优秀吗??
但是说KPI是保值,OKR是增值还是有一点道理的,我跟倾向用“保底”、“风险收益”来形容,哈哈